歡迎光臨(lin) 必赢网站!

設為(wei) 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高層動態>>

李克強:營造公平法治便捷透明的市場環境

  

      【摘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取消一批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行政許可並清理規範一批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審議通過“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推動營造公平法治便捷透明的市場環境;部署創新政府管理優化政府服務,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

  決(jue) 定再取消一批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行政許可並清理規範一批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

  審議通過“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 推動營造公平法治便捷透明的市場環境

  部署創新政府管理優(you) 化政府服務 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決(jue) 定再取消一批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行政許可並清理規範一批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審議通過“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推動營造公平法治便捷透明的市場環境;部署創新政府管理優(you) 化政府服務,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會(hui) 議指出,要按照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ou) 化服務改革不斷推向縱深,進一步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辦事創業(ye) 環境。會(hui) 議決(jue) 定,一是在本屆政府已取消230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的基礎上,再取消民辦學校招生簡章和廣告備案核準、棉花加工資質認定等53項許可,其中14項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修法取消。下一步要抓緊對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許可事項製定清單,未列入清單的一律取消。二是再取消與(yu) 法律職業(ye) 資格認定、鐵路運輸基礎設備生產(chan) 企業(ye) 審批等有關(guan) 的20項中介服務事項。積極探索將與(yu) 行政審批相關(guan) 的中介服務逐步改為(wei) 政府購買(mai) 。切實降低企業(ye) 製度性交易成本。

  會(hui) 議指出,依法依規加強和改善市場監管,打造統一開放大市場和競爭(zheng) 有序的營商環境,有利於(yu) 推動創業(ye) 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hui) 創造力。近年來,以商事製度改革為(wei) 突破口,市場監管改革創新取得顯著成效。會(hui) 議確定,“十三五”期間,要著力營造“三個(ge) 環境”。一是寬鬆便捷的準入環境。取消不必要的行業(ye) 門檻限製,在工商登記中推進“多證合一”、企業(ye) 名稱不再預先核準、“一照多址”、簡易注銷等便利化措施。二是公平有序的競爭(zheng) 環境。各地區凡對本地企業(ye) 開放的市場領域,不得限製外地企業(ye) 進入,並不得要求在本地開展經營活動時必須設立子公司。實施公平競爭(zheng) 審查製度,清除針對特定行業(ye) 的不合理補貼政策,嚴(yan) 厲查處濫收費用、強迫交易等行為(wei) 。三是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越是放開準入,越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尤其要大力加強食品藥品等直接關(guan) 係群眾(zhong) 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點商品監管,強化農(nong) 村消費市場和農(nong) 資等涉農(nong) 商品質量監管,對製售假冒偽(wei) 劣違法行為(wei) 探索懲罰性巨額賠償(chang) 製度。完善消費維權機製,嚴(yan) 格落實缺陷產(chan) 品召回製度,全麵推行消費爭(zheng) 議先行賠付。會(hui) 議強調,要全麵推行“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檢查和監管全覆蓋,大力推進市、縣一級綜合行政執法,運用大數據等推動監管創新,構建以法治為(wei) 基礎、企業(ye) 自律和社會(hui) 共治為(wei) 支撐的市場監管新格局。

  會(hui) 議指出,順應生產(chan) 力發展新要求,加快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chuan) 統動能,是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實體(ti) 經濟升級的重要途徑。必須創新政府管理、優(you) 化政府服務,營造包容支持創業(ye) 創新和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的製度環境。一方麵,要適應新動能加速成長的需要,促進人才、技術、數據等創新要素合理流動和共享,加大對初創企業(ye) 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服務的政府采購力度,建立產(chan) 品和服務標準動態調整機製,完善符合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用工特點的就業(ye) 、社保等規定。促進技術市場交易,縮短科技成果轉化周期。探索包容創新的審慎監管製度,對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采取既具彈性又有規範的管理措施。推動以分享、信息、生物、綠色、創意、智能等為(wei) 特點的新興(xing) 經濟業(ye) 態成為(wei) 增長新引擎,擴大群眾(zhong) 就業(ye) 和創造財富新空間。另一方麵,要積極運用新動能改造提升傳(chuan) 統動能。在繼續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同時,立足創新驅動,依托“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等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邁向中高端,促進實體(ti) 經濟升級。通過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匯聚眾(zhong) 智眾(zhong) 力,使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在與(yu) 新動能融合中形成更加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新業(ye) 態、新模式,提升產(chan) 品和服務價(jia) 值鏈,煥發新活力。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減輕企業(ye) 負擔。加快新舊動能平穩接續、協同發力,促進覆蓋一二三產(chan) 業(ye) 的實體(ti) 經濟蓬勃發展。

  會(hui) 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建設行業(ye) 責編:李娜林)




熱點資訊

品牌推薦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