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lin) 必赢网站!

設為(wei) 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高層動態>>

李克強見證封存的109枚公章進了國博

   

  天安門廣場東(dong) 側(ce) 的國家博物館內(nei) ,有一件特殊的收藏品:一個(ge) 長寬各不足半米的玻璃箱內(nei) ,密密擺放著109枚紅色公章。

  國博副館長黃振春說,這109枚公章“不僅(jin) 是政府自我革命的生動見證,更是中國當代改革開放史的重要文物”。

  這些公章曾經“天經地義(yi) ”地代表著政府的審批權力。2014年9月,在李克強總理見證下,它們(men) 被永久封存了起來。

  “這章做得多結實啊!不知束縛了多少人。”當時在天津市濱海新區行政審批局,李克強曾掂量著其中一枚銅質公章感慨道。

  同年11月,國博負責人專(zhuan) 程前往天津,將這109枚封存的公章永久收藏進國家博物館。

  每枚公章都曾是一道通往市場的“關(guan) 卡”。簡政放權改革中,天津濱海新區將分散在18個(ge) 不同單位的216項審批職責合並為(wei) “一局一章”,原有的109枚公章就此廢棄。

  事實上,各類公章和證照束縛人民群眾(zhong) 手腳的事例比比皆是:一位普通市民四處找人證明“我媽是我媽”;一位創業(ye) 者被各種“證”卡得開不了業(ye) ;一位企業(ye) 家甚至詳細記錄了自己耗時799天的審批曆程,繪製出一張長達4米長的“萬(wan) 裏審批圖”。

  在就任總理後的首次“兩(liang) 會(hui) ”記者會(hui) 上,李克強曾用通俗的語言形容,一些地方辦個(ge) 事、創個(ge) 業(ye) 要蓋幾十個(ge) 公章,群眾(zhong) “惱火得很”,因此必須從(cong) 改革行政審批製度入手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他形象比喻:“要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

  自此這項“自我革命”的改革全麵提速。截至2017年1月,本屆中央政府已分9批取消下放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618項;分3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283項;分3批清理規範中介服務事項323項;分3批修訂企業(ye) 投資項目核準目錄,減少90%審批;分7批取消433項職業(ye) 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取消、停征、減免496項行政事業(ye) 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非行政許可審批”這一概念,如同那109枚公章一樣永遠成為(wei) 曆史。

  而在總理考察後,天津濱海新區行政審批局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原有216項重複、交叉的審批事項被減少到147項。2016年底,該局高票榮獲第四屆“中國法治政府獎”。

  事實上,“法治政府”正是李克強總理對政府職能轉變的目標之一。他強調,新時期深化行政體(ti) 製改革、轉變政府職能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ou) 化服務同時推進,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

  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排名逐年前移,2016年比2013年累計上升了18位。而與(yu) 此相對應的另一組數據是,2016年全國新設企業(ye) 552.8萬(wan) 戶,同比增長24.5%,日均新設企業(ye) 1.51萬(wan) 戶,新增市場主體(ti) 繼續“井噴式”增長。

  李克強總理反複強調,改革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他說:“把千千萬(wan) 萬(wan) 中國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創造力釋放出來,這就是改革最大的紅利。”(新京報特約記者 儲(chu) 思琮)

 

(建設行業(ye) 責編:李夢)




熱點資訊

品牌推薦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