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lin) 必赢网站!

設為(wei) 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社會化熱點>>

深化人文交流,促進相知相親相融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04日   第 04 版)

  中國與(yu) 東(dong) 盟國家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遠流長。自習(xi) 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建設更為(wei) 緊密的中國—東(dong) 盟命運共同體(ti) 以來,中國和東(dong) 盟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命運與(yu) 共的意識不斷深入人心。

  2月2日,2024“中國—東(dong) 盟人文交流年”開幕式舉(ju) 行。以“中國—東(dong) 盟人文交流年”為(wei) 契機,中國與(yu) 東(dong) 盟各國將開展豐(feng) 富多樣的人文交流活動,促進雙方民眾(zhong) 越走越近、越走越親(qin) ,攜手建設和平、安寧、繁榮、美麗(li) 、友好的共同家園。

  “為(wei) 未來的合作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習(xi) 近平主席指出,保持中國—東(dong) 盟友誼之樹長青,必須夯實雙方關(guan) 係的社會(hui) 土壤。人文交流是中國和東(dong) 盟各國生生不息的精神紐帶,它跨越曆史長河,沉澱出中國和東(dong) 盟麵向未來、相向而行的深厚根基。2014年以來,中國和東(dong) 盟共同舉(ju) 辦了文化交流年、教育交流年、旅遊合作年、創新年、媒體(ti) 交流年等活動,結成225對友好城市。雙方人員往來從(cong) 2013年的1820萬(wan) 人次增加到新冠疫情前的6500萬(wan) 人次,每周往來航班近4500架次。

  “雙方要以中柬友好年為(wei) 契機,擴大地方對口合作,拓展人文交流,加強青年交往,把中柬友好事業(ye) 傳(chuan) 承發揚光大。”2023年2月,習(xi) 近平主席在釣魚台國賓館會(hui) 見柬埔寨時任首相洪森時表示。

  “深化人文領域交流合作,賡續傳(chuan) 統友誼,鞏固中老友好的社會(hui) 基礎和民意基礎,推動中老關(guan) 係親(qin) 上加親(qin) 、好上加好。”2023年10月,在北京簽署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老撾人民革命黨(dang) 關(guan) 於(yu) 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ti) 行動計劃(2024—2028年)》,將堅持人文上相知相親(qin) 列為(wei) 新的5年行動計劃的五大領域之一,為(wei) 中老命運共同體(ti) 建設注入新活力。

  “雙方將繼續密切人文交流與(yu) 人員往來,增開旅遊航線,密切地方合作,加強留學和人才培訓合作交流,推動兩(liang) 國民間和宗教團體(ti) 開展更多交流互訪,不斷增進兩(liang) 國人民相知相親(qin) ,夯實兩(liang) 國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礎。”2023年10月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ya) 共和國關(guan) 於(yu) 深化全方位戰略合作的聯合聲明》,對雙方繼續密切人文交流與(yu) 人員往來作出了明確規劃。

  1月28日,馬來西亞(ya) 中華大會(hui) 堂總會(hui) 大廈。“馬中友好之夜”暨2024馬來西亞(ya) 中國青少年藝術節開幕式成功舉(ju) 辦。來自中馬兩(liang) 國的青少年藝術團體(ti) 同台獻藝,台下1000多名觀眾(zhong) 報以熱烈掌聲。“中國表演者的鋼琴演奏真棒!”馬來西亞(ya) 中國友好協會(hui) 會(hui) 長馬吉德對本報記者說。

  連日來,來自中國的100多名青少年在馬來西亞(ya) 參訪,走進當地校園與(yu) 同齡人交流,參觀馬六甲曆史城區雞場街……“看到馬中兩(liang) 國年輕人聚在一起交流,讓人很是欣慰。”馬吉德說,藝術節不僅(jin) 是兩(liang) 國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培養(yang) 兩(liang) 國青少年友好使者的重要途徑。他說,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進一步鞏固和深化馬中兩(liang) 國的友好關(guan) 係,為(wei) 未來的合作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今年也是“中柬人文交流年”。不久前,柬埔寨暹粒舉(ju) 辦了“中柬人文交流年”啟動儀(yi) 式。在世界文化遺產(chan) 吳哥古跡的鬥象台上,中柬兩(liang) 國藝術家表演了《四海歡騰喜迎春》等精彩文藝節目,古老文明與(yu) 現代文化藝術相互融合,讓人流連忘返。

  吳哥古跡的今日風采,離不開一批批中國專(zhuan) 家的不懈努力與(yu) 付出。他們(men) 以深厚的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和精湛的修複技能,成為(wei) 吳哥古跡保護國際行動的重要力量,為(wei) 中柬文化遺產(chan) 保護賦予了新的內(nei) 涵。“我們(men) 期待以‘中柬人文交流年’為(wei) 契機,促進來柬中國遊客增長,促進兩(liang) 國人文交流,推動青年交往,助力柬中命運共同體(ti) 建設。”柬埔寨旅遊大臣索索根說。

  “推動東(dong) 盟與(yu) 中國在經貿、旅遊等各領域合作”

  中國農(nong) 曆龍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形式多樣的迎新春活動在泰國、老撾、馬來西亞(ya) 等國展開,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體(ti) 驗中國春節文化營造喜慶祥和的氣氛,也為(wei) 中國與(yu) 東(dong) 盟國家人文交流注入活力。

  不久前,在泰國瑪希隆王子音樂(le) 廳,由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與(yu) 泰國瑪希隆大學音樂(le) 學院合作舉(ju) 辦的“歡慶之聲—2024歡樂(le) 春節音樂(le) 會(hui) ”隆重上演。浙江音樂(le) 學院師生組成的翡翠箏團與(yu) 瑪希隆交響樂(le) 團同台演繹《高山流水》《梁祝》《夢回臨(lin) 安》等樂(le) 曲,並用兩(liang) 國傳(chuan) 統樂(le) 器聯合呈現《春節序曲》,展現中國傳(chuan) 統音樂(le) 的魅力與(yu) 創新,令人耳目一新。

  日前,“歡慶春節暨中越年俗文化交流體(ti) 驗活動”在越南河內(nei) 大學舉(ju) 辦。現場觀眾(zhong) 體(ti) 驗了書(shu) 法、中國畫、剪紙等中國傳(chuan) 統技藝,製作品嚐了粽子、餃子、湯圓等中國傳(chuan) 統美食,並觀看了奧黛和漢服秀、歌舞表演等。在熱烈互動中,中越兩(liang) 國師生不斷加深了解、增進情誼。“越南與(yu) 中國地緣相近,曆史淵源深厚。作為(wei) 連接兩(liang) 國人民心靈的紐帶,文化交流始終在兩(liang) 國關(guan) 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越南河內(nei) 大學中文係主任丁氏青娥說。

  1月29日,“你好!中國”——2024中國北方冰雪旅遊海外推廣季馬來西亞(ya) 專(zhuan) 場活動在吉隆坡舉(ju) 辦。“中國擁有豐(feng) 富多樣的冰雪資源,對馬來西亞(ya) 遊客有著巨大吸引力。同樣,馬來西亞(ya) 的陽光、海灘、美食也對中國遊客充滿吸引力。”參加這場活動的馬來西亞(ya) 旅遊促進局副主席楊順興(xing) 表示,馬中建交50年來,雙方開展了多個(ge) 領域的密切合作,期待2024年一同開啟兩(liang) 國旅遊黃金年。

  近日,中國和新加坡、泰國相繼簽署互免簽證協定,極大便利了中國與(yu) 東(dong) 盟相關(guan) 國家人員和商務往來。“去年年底,中國與(yu) 馬來西亞(ya) 互免簽證政策正式實施。這項措施讓許多民眾(zhong) 更方便地到訪對方國家,意義(yi) 重大。”馬來西亞(ya) —中國商務理事會(hui) 執行委員會(hui) 主席吳添泉表示,“這一係列措施將推動東(dong) 盟與(yu) 中國在經貿、旅遊等各領域合作。”

  “促進各種文化共存、和諧相處、互學互鑒”

  以“中國—東(dong) 盟人文交流年”為(wei) 契機,中國與(yu) 東(dong) 盟各國攜手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弘揚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為(wei) 核心的亞(ya) 洲價(jia) 值觀,促進雙方20多億(yi) 民眾(zhong) 相知相親(qin) 相融,將為(wei) 雙方共創繁榮美好的未來帶來新機遇。

  馬來西亞(ya) 總理政治秘書(shu) 曾敏凱表示,馬來西亞(ya) 政府提出的“昌明大馬”理念與(yu) 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二者都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重視文化文明交流。馬中進一步加強人文交流,兩(liang) 國民眾(zhong) 都將從(cong) 中受益。

  “中國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為(wei) 世界提供了‘和而不同’的智慧,能夠促進各種文化共存、和諧相處、互學互鑒。”馬來西亞(ya) 新亞(ya) 洲戰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詩傑表示。

  中方去年宣布,未來3年,中方將在東(dong) 盟國家建設10所“中國—東(dong) 盟現代工匠學院”,繼續開展“未來之橋”中國—東(dong) 盟青年領導人研修計劃,還將啟動“萬(wan) 人研修研討計劃”,為(wei) 東(dong) 盟國家培養(yang) 1萬(wan) 名治國理政、反腐倡廉和綠色發展等領域人才……中國與(yu) 東(dong) 盟加強文化、旅遊、培訓、青年等領域交流,持續築牢雙方關(guan) 係的民意基礎。

  老撾副外長通潘表示,全球文明倡議同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共同構成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支撐,契合國際社會(hui) 現實需要,這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公共產(chan) 品,必將對各國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發揮重要作用。

 




熱點資訊

品牌推薦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