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lin) 必赢网站!

設為(wei) 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bwin官网登录入口>>公益信息>>

用普法宣傳增強全民環保意識

  設立全國生態日,是我國立法保障生態文明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快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立法修法步伐。

  2014年修改的環境保護法引入按日計罰、雙罰製等嚴(yan) 厲手段,被稱為(wei) “史上最嚴(yan) ”;2018年憲法修正案將生態文明寫(xie) 入憲法,確立了生態文明的憲法地位;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增加生態環境損害懲罰性賠償(chang) 責任,有力解決(jue) 了“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問題。

  目前,我國已有生態環境保護法律30餘(yu) 部、行政法規100多件、地方性法規1000餘(yu) 件,還有其他大量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規定,用最嚴(yan) 格的製度、最嚴(yan) 密的法治劃定生態紅線。

  與(yu) 立法相比,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普法宣傳(chuan) 有待進一步加強。徒法不足以自行,立法隻是邁出第一步,隻有讓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深入人心,形成公眾(zhong) 的自覺行動,才能增強全社會(hui) 生態文明意識,加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感。

  設立全國生態日不能僅(jin) 僅(jin) 成為(wei) 一種導向和指引,各地各部門更要以此為(wei) 契機,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le) 見的普法宣傳(chuan) 活動,用普法擦亮“全國生態日”底色,進一步增強群眾(zhong) 環保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做好生態日普法宣傳(chuan) 工作,除了告訴公眾(zhong) 哪些可以為(wei) 、哪些不能為(wei) ,厘清行為(wei) 規則底線,更要幫公眾(zhong) 算清違法成本賬,認清破壞生態環境的代價(jia) 。

  比如,浙江省湖州市司法係統近年來以生態損害賠償(chang) 金為(wei) 切入點,做實環境資源損害修複工程,有力守護綠水青山。

  一方麵,對賠償(chang) 金統籌管理,定向使用修複環境,提高了資金運作和生態修複效率。另一方麵,創新引入公益基金管理模式,發揮賠償(chang) 專(zhuan) 項資金蓄水池和供水池的作用,讓賠償(chang) 的小金額聚合發揮大能量。

  同時,加強生態損害賠償(chang) 金製度的宣傳(chuan) ,既能讓公眾(zhong) 了解和支持生態環境保護的司法實踐工作,也能起到警示震懾作用,倒逼更多單位和個(ge) 人敬畏生態保護底線。

  張 濤




熱點資訊

品牌推薦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