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bwin官网登录入口>>公告>>
小區可回收物桶為何遭遇尷尬?
- 時間:2021-11-15 09:04
- 來源:必赢网站
□ 吳宿鬆
日前,一篇題為(wei) “垃圾‘四兄弟’為(wei) 何總是三缺一:想扔掉可回收垃圾,卻找不到對應垃圾桶”報道引發行業(ye) 廣泛關(guan) 注。該文指出,在某中部城市一些小區的垃圾分類投放站內(nei) ,沒有設立可回收物桶,不少可回收垃圾被扔進了其他垃圾桶或廚餘(yu) 垃圾桶內(nei) 。據調查,其他地方類似情況並不少見。一些市民反映,廚餘(yu) 垃圾桶、可回收物桶、其他垃圾桶和有害垃圾桶“四兄弟”中的可回收物桶存在感不強,幾乎得不到居民的“寵愛”,很多時候是作為(wei) 其他垃圾桶的“備胎”。
找不到可回收物桶,表麵上看是一個(ge) 居民小區垃圾桶設置不規範、不人性化的“小問題”。但為(wei) 什麽(me) 偏偏是可回收物桶“刻意”缺席,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究。資料顯示,今年10月,北京市生活垃圾日均清運量為(wei) 22409噸,統計可回收物回收量為(wei) 6383噸/日。可回收物回收量在生活垃圾清運量的占比不算太小,但為(wei) 何小區可回收物投放桶卻一直以來遭遇“尷尬”?
可回收物的回收來源廣泛、途徑複雜。比如,過去走街串巷的小販、遊擊式的回收點,今天的互聯網+,很多可回收物都有自身的產(chan) 業(ye) 鏈,如硬紙板箱、塑料飲料瓶、廢金屬等“值錢的廢品”有人“盯著”收。經過不少拾荒者翻撿、挑選後,留在小區可回收物桶裏的,隻能是廢玻璃、廢泡沫箱等“不值錢”的低值可回收物,最終去向極有可能是與(yu) 其他垃圾一起被填埋或焚燒。
在我國近年來推行的垃圾四分類體(ti) 係中,大部分城市將工作重點偏向於(yu) 廚餘(yu) 端,把廚餘(yu) 垃圾作為(wei) 重要考核指標並給予了足夠支持。對於(yu) 可回收物,很多地方處於(yu) “放手”狀態,關(guan) 注度並不高。通過梳理發現,垃圾投放設施配置規範的地區,普遍要求分類生活垃圾集中投放點配備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yu) 垃圾、其他垃圾四類投放桶。分散投放的居住區投放桶設置一般是廚餘(yu) 垃圾和其他垃圾桶須成對配備,每個(ge) 小區須至少配置一個(ge) 有害垃圾桶,可回收物投放桶設置數量根據小區大小和實際需求配備。在撤桶並點的背景下,可回收物投放桶減少並不奇怪。在實際操作中,不少城市隻在小區門口設置可回收物桶,居民投放非常不方便。可回收物桶設置數量少,導致市民在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之間作出區分的意願降低,反過來又使可回收物桶更加“吃不飽”。
在雙碳戰略背景下,可回收物細分和回收率提高,是未來許多城市下一步垃圾分類的重點工作。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印發《“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提出加強可回收物規範管理,提升低值可回收物單獨投放比例。為(wei) 打通可回收物回收梗阻、補齊短板,建設可回收物中轉站讓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功能前移,是近年來大城市一直在探索的方式。據相關(guan) 報道,北京市2021年將建182座可回收物中轉站,“托底”低值物回收,截至6月可回收物中轉站已建設151座。不少城市還在從(cong) 低值可回收物入手,出台相應政策措施,比如給予必要補貼等,引導企業(ye) 上門回收,促進居民家庭開展可回收物分類,做到應分盡分、應收盡收。有地方收,居民願意賣,形成消費閉環,但並沒有完全解決(jue) 方便扔的問題。筆者認為(wei) ,低值可回收物往往和其他垃圾是伴生的,未來垃圾分類做得好不好、這兩(liang) 者分得準不準,是重要表征。隨著垃圾分類精細化,低值可回收物回收政策走向完善,如何讓可回收物桶不再在“四兄弟”中處於(yu) “陪站”的地位,能夠在垃圾回收體(ti) 係中真正起到“神經末梢”的作用,相關(guan) 製度設計還需要作出進一步探索。
友情鏈接
-
|
|
|
|
|
|
|
| 中國基礎建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